古镇:在旅游开发中是生存还是灭亡

日期:2010-03-11 浏览:290 来源:品牌中国网

  ■ 古镇的价值在于看历史、看文化、看遗迹、体验民风民俗

  ■ 对于古镇要保护,但如果不开发,同样也会走向衰败

  ■ 古镇旅游创意在于“锦上添花”而不是“另起炉灶”

  ■ 让古镇原住民实现镇内居住,镇外就业,和谐发展

  ■ 合理规划控制古镇人流量,避免“人挤人、人看人和人骂人”的不利局面出现

  ■ 地方政府在古镇开发中出现“好心办坏事”,往往在于角色错位

  漫步青石小路,体验乌篷游船,品味特色美食,感受古朴民风,观赏历史遗迹,这是对古镇旅游的美好概括。那么在各地热衷于古镇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古镇在面临商业化大潮的洗礼下,如何继续它们的未来?为此,关于古镇的开发与保护的一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沈青先生。

  他是中国著名旅游规划专家、中国十大品牌专家,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他又是“当代徐霞客”、“规划界的大鹏鸟”,一双旅游鞋走遍全国近200多个城市,考察了上百个中国古镇,足迹游遍大江南北无数古镇,对于时下各地已经持续数年,而且持续升温的古镇开发热,他有话要说。

  (一)记 者:旅游的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古镇游在近年来的旅游市场中也是方兴未艾。那么请问沈青院长,古镇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是什么,对于游客来说,它的魅力和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沈 青: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众多古城、古镇和古村。古镇的魅力在于它们以一种活化石般的状态保留至今,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一个充满了紧张与喧嚣的城市社会中,古城、古镇、古村仍然守护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与田园的宁静,对于中外游客来说,它的旅游价值就在于可以远离尘嚣,穿越时空,回归到一种过去被遗忘的传统生存状态当中。广大游客可以在古镇里释放压力,忘却烦恼,体验田园宁静和民风民俗。古镇的旅游魅力就在于它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有历史文化可寻。古镇旅游的特点就是可以寻找千年历史文化。对于老百姓来说,寻根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古镇是老百姓千百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原生态的居住环境,因此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湖南的凤凰古城建于清代,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了民国第一总理熊希龄,大文豪沈从文等政治文化名人,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吸引力。江苏的周庄是明朝大富豪沈万山家族的发源地,在周庄保留了沈万山的家族博物馆。在这些古镇的游览中,仍然可以找寻到千百年来民族历史之根,民俗文化之魂。至今仍然可以在古镇上看到很多家族祠堂和文化名人的故居,听到名人成长的传奇故事,了解这些家族昔日繁荣的光辉。因此古镇具有了历史文化可寻的根脉,对游客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是有古寺古建筑可看。古镇如果没有古寺古建筑可看对游客就没有了吸引力。古镇的价值就在于它保留了上百年的传统的建筑风格,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建筑特色。它没有随岁月流逝,被城市水泥森林所侵蚀,游客在忍受了城市的喧嚣之后,去古镇体验历史的宁静,去感受古代建筑的非凡魅力。这是当前旅游业的一大发展方向。如四川平武保留了500年的古寺——报恩寺,福建永定仍然保留了有800年历史的世界奇观——永定土楼,云南腾冲保留了具有600年历史的乡村图书馆,湖南芙蓉镇的吊脚楼,丽江的纳西民居,山西的晋商大院都展示了各地的古建筑魅力。这些极具中华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寺、古民居、古街都能够让城市游客时光倒转,回到传统古建筑的文化氛围之中,细细品味,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古建筑之美。

  三是有民俗民族文化可体验。在中国,很多古镇很好的保留了原生态的居民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能极大地满足中外游客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比如在江苏乌镇可以在弯弯曲曲的小河中体验乌篷船,感受小桥流水的江南人文风情;在九寨沟的白马藏寨不仅可以感受千年藏寨的原生态民族的生活,还能够亲自体验和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马藏族的舞表演;在天津杨柳青可以感受极具民族特色的年画剪纸艺术,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和民间艺术能够调动中外游客的好奇心,在惊叹声中感受古镇民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因此这些民俗民族文化艺术对城市游客可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不难看出,中国古镇旅游的开发价值就在于吸引中外游客能够看历史、看文化、看遗迹、充分体验民风民俗,古镇旅游热已成为休闲度假游的重要方式。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