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成为首届中国品牌节支持单位

日期:2007-06-15 浏览:999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日前,记者从中国品牌节组委会获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致函品牌联盟,同意作为首届中国品牌节支持单位和“品牌中国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的主办单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将出任  “中国品牌节”组委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郭长江将出任“中国品牌节”组委会主席团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指出:“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拥有我们民族的世界品牌。”

    品牌联盟秘书长王永表示,有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大力支持,中国品牌节组委会所有成员将会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坚实的步伐,紧张有序地推进首届中国品牌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将首届中国品牌节做成让国人骄傲的节日。

    他说,首届中国品牌节开历史先河,是秉承和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宏伟战略下的时代产物和重要实践,是对中国品牌发展和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是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举办中国品牌节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对品牌中国联盟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而且可以利用中国品牌节这个平台,与世界知名的品牌专家、学者和品牌企业高层共同探讨中国品牌建设事业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学习和交流。他说,中国品牌节不应该是某个机构或个人的节日,而应该是国家的节日。为此,品牌联盟倡议、策划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中国品牌节。他表示,品牌联盟将不遗余力地为促进中国品牌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为中国企业打造品牌、发展品牌服务,并将这种服务落到实处,真正推动中国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同意作为“中国品牌节”支持单位函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简介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1904年,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在政府的关怀下,于1950年8月进行改组。1952年恢复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在协助政府履行日内瓦公约,配合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H力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珮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突出抓好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向社会宣传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工作,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将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继续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